(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牛雨蕾 钟财芬)7月的广东佛山,气温持续攀升,比天气更灼热的是基层社区的防疫战线。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7月25日,佛山市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4368例,其中顺德区3900例,均为轻症病例。目前配资理财,国家疾控局工作组已进驻佛山,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指出,目前南方部分地区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,如果及时采取有效迅速的措施,能阻止感染风暴的进一步形成,阻止病毒向周边区域扩张。
7月26日,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、生命时报记者赶赴今年我国首例基孔肯雅热报告社区——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腾冲社区。
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腾冲社区路边宣传栏。 钟财芬摄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,1952年首次在非洲东南部被发现。世界卫生组织22日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,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,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。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,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,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。人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后,潜伏期为1~12天,3~7天较为常见,症状包括发热、关节疼痛和皮疹,目前多为轻症,对症治疗即可。由于该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暂未发现人传人病例,因此遏制疫情传播的重点在于防蚊灭蚊。
腾冲社区是今年我国首例基孔肯雅热报告社区。腾冲社区居委会主任陆培浩的办公桌上,摊开着最新修订的防蚊宣传册。他告诉记者,自7月9日发现首例病例后,“防蚊战”就没停过。
在腾冲社区居委会大厅,蚊香成箱堆放,桌上还摆放着杀蚊烟片、驱蚊花露水、乐比叮防护喷雾等消杀物品。陆培浩介绍,社区已为每家每户免费配备上述物资,工作人员外出排查前也会喷洒防蚊喷剂进行自我防护。
摆放于腾冲社区居委会大厅的消杀物资。钟财芬摄
当前,腾冲社区2171户被划分为20个大网格和74个小网格,每个网格会安排一位健康管理共同体工作人员(当地医疗系统人员),以此为基础科学调配人力。入户组有30人,被分成10个小组,每组由1名村民带路,搭配2名先锋队队员,每天进入所负责网格的居民家中,点对点宣传防蚊知识,并排查水生植物、积水容器等隐患,发现小型蚊虫孳生点当场清理,大问题则拍照反馈给清理组,同时根据需要来发放防蚊物资。孳生地清理组同样由30名工作人员组成,分成5个小组,配备6台拖拉机转运杂物,专门根据入户组反馈的问题精准消杀清理。
记者跟随入户工作人员走进居民刘女士家,一股蚊香的气味扑面而来。这是一栋四层楼房,目光所及,从底层一直到楼顶天台均点着蚊香。刘女士说,家里最近24小时都保持着这样的状态,一天至少要换四盘蚊香。“社区早就给我们发了防蚊喷雾,自己也备了不少防蚊液和杀虫剂。工作人员每天都上门宣传,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做。”一旁的入户工作人员仔细检查着各个房间,楼上楼下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,认真查看是否有瓶罐积水情况,最后确认刘女士无不适状态,做好记录和叮嘱才离开。
腾冲社区居委会门口横幅。钟财芬摄
陆培浩表示,经过不懈努力,社区防蚊成效渐显,暂无新增聚集性病例。2171户实现100%入户,居民防蚊意识大幅提升,多数人接到通知后积极配合,主动清理房前屋后杂物积水。当然工作也有不少难处,部分闲置房需等屋主送钥匙才能入户,少数居民初期不够配合。但社区工作人员从未松懈,多渠道联系闲置房屋房主,耐心等待入户,反复解释防疫重要性,渐渐赢得了居民的理解与支持。
如今,走进社区,随处可见居民主动点起的蚊香和清理后的整洁院落,不时还能碰到清理组工作人员载着杂物驶过,或背着喷雾器进行消杀。这是“群防群控”最生动的写照,正如居委会门口横幅所写的那样,“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打赢疫情歼灭战”。
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